当前位置:

“墨墨”而言丨老将的遗憾,时间的“刻度”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编辑:符环宇 2025-11-13 19:07:3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湖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周雨墨深入大湾区前线,推出“'墨墨'而言”专栏,不仅关注成绩,更关注体育的本真与温度;不仅书写竞技,也记录那些超越胜负的瞬间。希望与您一同走近体育湘军,见证精彩,感受体育的光芒。


文/周雨墨

全运会开幕后的前三日,湖南代表团的成绩单上好像写满了“遗憾”二字。

庞倩玉坐在运动员通道的椅子上,掩面痛哭。比赛当天的三天后,就是她29岁的生日,这个倔强的湘妹子原本想用一枚金牌为自己庆生。

微信图片_20251111101218_6248_57.jpg

11月10日下午,第十五届全运会国际式摔跤女子53公斤级决赛,湖南名将庞倩玉以2比4不敌江苏小将张金,卫冕之路在最后一步戛然而止。陈杰 摄

张亮的赛艇缓缓靠岸时,广东国际划船中心的风正吹过他古铜色的脸庞。38岁的老将隔着防风镜,望着粼粼波光的水面,目光里没有失落,只有一份全力以赴后的释然。

周倩原本打算在摔跤场上脱下跤鞋——那是运动员告别赛场的仪式,但冠军入场前灯光熄灭的瞬间,她只能匆匆离场。36岁的她,带着一贯爽朗的笑容,接受了这个稍显仓促的谢幕。

如果竞技体育只以奖牌颜色论英雄,那这确实是一个充满遗憾的开局。但我却真的在这些老将的身上,看到了竞技体育最本真的模样。

张亮说,他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我在这个行业找到了爱好和乐趣。”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在近四十岁的年纪,依然保持着每天清晨5点雷打不动的训练。从省队到国家队再到奥运赛场,从2009年山东全运会为湖南赛艇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如今第五次站上全运赛场,他的桨叶划过的,不仅是二十几年的时光,更是一个运动员对梦想最执着的坚守,也是一种超越胜负的体育精神——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无憾。

微信图片_20251111150123_83_3671.jpg

11月11日上午,广东国际划船中心,38岁的张亮与搭档伊绪帝以4分39秒43的成绩斩获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双人双桨银牌。陈杰 摄

一如他的搭档伊绪帝所说:“亮哥近40岁还奋斗在一线,他的自律和对赛艇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这份传承,或许比金牌更加珍贵。

庞倩玉说“我不想要遗憾,我真的很想拿下这枚金牌”时的眼泪让人心疼。这个湘妹子带着满身伤病,毅然选择站上赛场。她的职业生涯早已写满辉煌:亚锦赛冠军、世锦赛铜牌、东京奥运会银牌、巴黎奥运会铜牌、陕西全运会金牌。但站上赛场,她始终保持着对胜利最纯粹的渴望。当她说“可能不服气的话继续干”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红网时刻水印.jpg

36岁的妈妈选手周倩(右),已经成为十五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参赛年龄最大的选手。陈放 摄

36岁的妈妈选手周倩身上则多了一份母爱的力量。产后第6个月,她毅然重返训练,从近100公斤的体重开始,从头开始。“希望成为孩子的榜样。”周倩说,“等她长大一点,能明白妈妈为什么这样坚持。”当她在垫上反复练习同一个技术动作时,当她在质疑声中一步步重塑自我时,她早已在无数人心中种下了勇气的种子。而当她笑着告别赛场时,那份释然与从容,何尝不是另一种胜利?

在竞技体育的坐标系上,遗憾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圆满的起点——它让我们看见,那些全力以赴的瞬间,那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勇气,那些在挫折中依然挺立的尊严。那些未竟的梦想、未抵达的巅峰,恰恰证明了追求本身的价值。

浪花归海,未必每一朵都能激起最绚烂的浪尖,但在这些老将划过的每一道涟漪里,我们都看到了坚持的可贵、热爱的力量和传承的意义。正如张亮所说:“我从来没有休息,一直在准备。”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圆满。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编辑:符环宇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955/57/154297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