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谌利军抓举完成145公斤。本文摄影:陈放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7日东莞讯(记者 周雨墨)11月17日下午,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内,东京奥运会冠军谌利军俯身握住杠铃,一声低吼,将170公斤的重量奋力举过头顶——三盏白灯亮起,宣告成功。紧接着,一声更加复杂、混合着痛苦释放与壮志未酬的怒吼,从他胸腔中迸发出来。
就在同一块成绩显示屏的最下方,一行清晰的记录无声地陈述着过往的辉煌:全国成年挺举纪录,谌利军,187公斤。
这17公斤,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他此刻的坚韧与过往的巅峰之间。
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上,湖南中联重科举重队的老将谌利军在赛前旧伤复发的不利情况下出战比赛,最终以抓举145公斤、挺举170公斤,总成绩315公斤获得第五名,无缘领奖台。
决赛从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抓举环节半数选手的开把重量均超过140公斤。谌利军以145公斤的重量第十位出场。他沉稳地走到杠铃前,深吸一口气,伴随一声熟悉的低吼,干净利落地将杠铃成功举起。
然而,在他第二次试举150公斤时,发力瞬间身体出现明显停滞与失衡,杠铃遗憾脱手。赛后,谌利军的省队主管教练王小文向记者道出了背后的隐情:“全运会开赛前三周,他大腿内侧的旧伤就复发了。今天抓举第二把时,出现了急性拉伤。” 抓举结束,谌利军排名第五,冲金前景蒙上厚重阴影。

谌利军在比赛过程中咬牙坚持。
忍着身体的痛感,谌利军毅然走上了挺举赛场。在这个他曾经的优势项目中,他却第三个出场,开把重量仅为170公斤。对于曾征服187公斤的他而言,这本是一个相对轻松的重量,但此刻他却咬紧牙关,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和肌肉记忆完成了试举。
“他当时其实腿已经痛到无法下蹲了,” 教练王小文的声音里满是无奈,“但这是他的第四届全运会了,我们想拼一把,先保证有成绩,再向奖牌冲击。” 第二把,重量加至180公斤,这已是超越他身体极限的挑战。他依然全力以赴,但伤病让他再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回望谌利军的全运征程,是一部写满辉煌的传奇。从2013年辽宁全运会的一鸣惊人,到2017年、2021年的连续卫冕,他一度是这片赛场上无可争议的王者。
“我们赛前,目标就是冲击四连冠,” 王小文坦言,语气中带着无法掩饰的遗憾,“这个周期,他也一直是朝着卫冕的目标在拼。”
赛前,在候场通道里,记者曾捕捉到谌利军沉默踱步的身影。在这个“00后”甚至“05后”开始主导赛场的时代,这位远离国际大赛许久的老将,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身体的伤痛,还有时代的更迭与赛场熟悉的陌生感。
那声怒吼,似乎是对过往巅峰的告别,也是对当下不屈的证明。一个属于谌利军的时代或许正缓缓落幕,但这个湖南伢子用他最熟悉的方式将那份拼尽所有的体育湘军精神,留在这个他最熟悉的赛场。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编辑:施文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955/51/15438124.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