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梦少年丨史埔安:从怕难到怕不难 历史由我们创造

来源:红网 作者:符洹雨 毛宇漩 编辑:史凌松 2025-04-30 18:19:46
时刻新闻
—分享—

0a290f39-f42d-4738-b49c-0ba500d44141.png

编者按: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热爱体育的少年,他们在训练中挥汗如雨,在赛道上奋力奔跑,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与梦想,不断努力。

红网体育频道推出“追梦少年”专题报道。我们将用镜头与文字,记录这些青少年在体育追梦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见证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愿他们的梦想始终如一,更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逐梦归来的他们,仍是少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符洹雨 实习生 毛宇漩 长沙报道

“我们胜利啦!”“全运会,我们来了!”

4月25日下午,随着天津男排的最后一记发球飞出底线,在湖北黄石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资格赛(男子20岁以下组)的湖南男排,以总比分3比0战胜天津男排,以赛区第二名的身份晋级全运会决赛圈。比赛结束后,这支以湖南师范大学男排为班底的“排球湘军”手拉手走向湖南球迷的看台前谢场,与支持者们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时刻。

微信图片_20250427150836_副本.jpg

4月25日,湖南男排3比0击败天津男排,成功晋级全运会决赛圈。赛后,湖南男排与看台上的球迷欢庆胜利。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现年18岁、身高1米88的史埔安,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一学生,也是这支“排球湘军”的主攻手。本届比赛中他场场首发,多次在关键时刻斩获重要得分,鼓舞了全队士气。

“我并非天赋异禀的排球运动员,但我拥有一颗永不言败的争胜之心!”一路走来,史埔安从体质羸弱、身材瘦小的少年,成长为大学排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史,更是关于坚持、拼搏与突破的励志篇章。

史埔安(蓝衣5号)高高跃起准备扣杀。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微信图片_2025-04-30_133607_263.png

海报设计/符洹雨

“别把湖南排球当‘鱼腩’!”

“你知道吗?在资格赛分组结果刚刚公布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传闻,有些对手庆幸与我们同组……”采访刚一开始,史埔安便向记者透露了湖南男排在参加资格赛前遭遇的一个场外故事。

一直以来,湖南排球在国内赛场上存在感极低,外界对湖南排球缺乏了解,因此,被外界认为是“软柿子”也在所难免。

4月15日,湖南男排从长沙出发,前往湖北黄石参加全运会资格赛。前排右一为史埔安。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15日,湖南男排踏上了前往湖北黄石的高铁。赴鄂途中,史埔安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别人可以轻视我们,但我们绝不能看不起自己。到了黄石,我们要为湖南排球正名,我们绝不是‘鱼腩’!”

资格赛开始后,斗志昂扬的“排球湘军”很快便成了湖北黄石赛区最大“黑马”。4月19日,湖南男排以3比1力克四川男排,赢得资格赛首胜。4月21日对阵上海男排,尽管以2比3惜败,但他们仍顽强地拿到宝贵的1个积分。

史埔安的扣球吸引了对手三人拦网。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4月23日,面对赛区东道主湖北男排,湖南男排上演了“让一追三”的精彩逆转。比赛最后一局,比分来到24比18,湖南男排手握赛点,史埔安在最后一攻时高高跃起,将球狠狠砸向湖北男排的后场,成功得分。

这场“两湖德比”的胜利,让湖南男排牢牢掌握了出线主动权。4月25日,在总比分3比0完胜天津男排后,湖南男排用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全运会入场券告诉所有人——不要小看湖南排球!

湖南球迷在看台上摇旗呐喊,为“排球湘军”加油。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这场胜利,必将永载湖南排球运动发展的史册!”湖南省排球协会主席曾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南男排上一次入围全运会正赛,还要追溯到1975年的第三届全运会,当时湖南男排获得第11名。这次在黄石的成功突围,是湖南男排时隔50年再度重返全运赛场,将对湖南排球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湖南男排在湖北黄石合影。前排右一为史埔安。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不知不觉中,史埔安和队友们创造了湖南排球运动的新历史。

返湘途中,史埔安再次打开了自己的日记本,写道:“排球比赛没有不可能。因为坚持,我们改写了历史;因为奋斗,我们创造了历史!接下来,还有更多历史等待着我们。加油湖南!战斗师大!”

初识排球,从抵触到接受

2006年,史埔安出生在新疆,母亲曾是排球运动员,父亲则从事田径运动。3岁时,史埔安随父母回到山东淄博老家。

尽管家庭中体育氛围浓厚,但起初史埔安对排球并没有太大兴趣。“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排球比赛,但当时那种一来一往的得分方式并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有趣。”史埔安回忆道。

史埔安参加体育单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供图/史埔安

后来,在父母的熏陶下,史埔安体会到了排球运动的精彩。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一波“十一连胜”夺得冠军,更是带给史埔安不小的震撼。而此时,史埔安的身高也仅有1米6。听说参与排球锻炼很适合男生长身高,于是在父母的建议和支持下,史埔安走进球馆,正式开始了排球训练。

然而,练习排球的过程非常枯燥,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史埔安需要忍受排球带来的疼痛感。一个排球的周长为65至67厘米,直径为20.69至21.33厘米,重量为260至280克。排球在快速来回的飞行中始终充满能量,这意味着无论是发球、颠球还是扣球,运动员在触球的瞬间,撞击带来的疼痛都不可避免。

史埔安曾在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男排队打球。供图/史埔安

“我记得刚开始练习颠球时,球砸在手上的那种刺痛感简直难以忍受!每天颠球都让我怀疑人生。”史埔安坦言,剧烈的疼痛加上腰部和腿部的伤病,曾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排球运动。

幸运的是,父母的鼓励让他重新振作起来。父亲史锋用一句“是金子总会发光”鼓励他,母亲李英姿更是用她自己排球运动员的经历给儿子答疑解惑。这让史埔安更加坚信:“妈妈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到。”经过半年的努力,史埔安成功克服了心理障碍,开始接受并享受排球带来的挑战。

中学时代,史埔安多次被评选为最有价值球员。供图/史埔安

中学时期,史埔安就读于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这是一所在山东排球界享有盛誉的名校。在这里,他接受了更为系统的训练,逐渐成长为校队主力,身高也增长到1米8以上。

高中时期,他随队参加了全国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联赛,两次获得全国亚军。2023年,史埔安以山东男排球员的身份,到广西参加了学青会校园组男排比赛。这些宝贵经历,为史埔安后来通过体育单招考上湖南师范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料之外?实至名归!

2024年,史埔安来到长沙,入读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不久,他与队友们迎来了一场运动生涯中极为重要的大赛——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在主教练唐岳年的带领下,这支年轻的“排球湘军”于2024年11月出征岳阳,踏上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征途。

史埔安(5号)与队友一同参加三大球运动会。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刚看到参赛名单时,说实话,我们心里都没什么底。其他球队几乎都是专业队伍,队中还有不少国青、国少的主力球员。”史埔安介绍,在三大球运动会开始之前,球队制定的目标是进入前8名。

2024年11月21日,湖南男排迎来了首场比赛,对阵河南男排。面对拥有众多国青队员的对手,甩掉思想包袱的湖南男排放手一搏,打出了令人瞩目的表现。尽管最终湖南男排仍以2比3惜败,但这场比赛让史埔安和队友们意识到,只要全力以赴,他们并不逊色于其他队伍。

史埔安(左)积极参与拦网。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当时我们差点就赢了河南男排,虽然输了,但我们的自信一下子提升了。”史埔安回忆道。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湖南男排愈战愈勇,特别是在交叉赛对阵湖北男排时,史埔安在第五局拿下制胜分,帮助湖南男排锁定胜局,成功晋级三大球运动会男排四强。

当时,比赛进入决胜局,双方比分紧咬,现场气氛异常紧张。最后一球,史埔安高高跃起接到二传的传球,尽管球的位置并不理想,但他迅速判断出对手的防守漏洞,果断打出一记直线扣杀,成功得分。

三大球运动会上,史埔安捶胸庆祝胜利的一幕。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岳阳市十四中体育馆内湖南球迷的热情被瞬间点燃。史埔安得分后捶胸庆祝的瞬间,被场边摄影师捕捉下来,定格为三大球运动会的经典时刻。

“那一球,可能是我运动员生涯最难忘的时刻。”史埔安说。

史埔安挥舞大旗欢庆胜利。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半决赛惜败于江苏男排后,湖南男排与上海男排争夺铜牌。面对实力强劲的上海男排,湖南男排依然沉着应战。比赛第四局,上海男排一度以22比17领先,距离胜利仅差3分。

关键时刻,史埔安站了出来:“最后几分别放弃,别送分给他们!”他的呐喊激发了队友们的斗志,也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湖南男排一路追分,最终以29比27逆转拿下第四局。决胜局,气势如虹的“排球湘军”没有再给对手任何机会,成功拿下比赛胜利,摘下了三大球运动会男排项目的铜牌。

史埔安(右三)与队友们一同站上了三大球运动会男排项目的领奖台。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那一刻,我们创造了湖南男排的历史!”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也让史埔安当选为三大球运动会男排项目的最佳主攻手,并入选了男排最佳阵容。根据第十五届全运会的规则,三大球运动会的成绩将直接计入全运会。

史埔安(白衣5号)与湖南男排队友们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中国男排主帅维塔尔·海宁(灰衣)的认可。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赛后,在岳阳观赛的中国男排主教练维塔尔·海宁高度赞扬了湖南男排的表现,并对史埔安等队员连连称赞。作为中国男排现役主攻手的俞元泰,更是在赛后给史埔安发去短信,期待能在更高水平的舞台上目睹湖南男排的风采。

“这枚铜牌,很多人觉得是意料之外,但在我看来,却是实至名归。因为它是我们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见证!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们后续每一次参赛,都能更加从容地直面挑战。”史埔安说。

“湖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人们常说,大学所在的省份(城市),是一个人心中的第二故乡。对于史埔安来说,来到湖南读书之前,“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南,早已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我喜欢读历史书籍,知道这里孕育了众多革命先烈,有过许多振奋人心的历史故事。尽管初到湖南时,气候让我有些不适,但我依然享受吃辣椒的乐趣。”

2024年9月,史埔安(中)与爸爸史锋(左)、妈妈李英姿(右)来到长沙进行新生报到,并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石碑前合影。供图/史埔安

来到长沙后,每天骑着小电瓶车穿梭于教室、球馆和宿舍之间,成了史埔安的日常。闲暇时,他喜欢读书,也热爱音乐,手机歌单中的《爱错》《倔强》是他健身训练时必不可少的陪伴,他在音乐的激情中尽情挥洒汗水。他还为自己设定了走遍湖南每个市州的目标,期待能够深入体会湖湘大地的风土人情。

“来之前,我就听说长沙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天堂,来之后,确实能感觉到长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对年轻人特别友好。能够有幸在长沙生活、学习、打球至少四年,我感到非常荣幸。”史埔安说。

史埔安与湖南师范大学校徽合影。供图/史埔安

“打球和学习,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史埔安说,自己已有考研的计划,希望通过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提升个人能力,不仅能让他在赛场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也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史埔安夜游湘江。供图/史埔安

在史埔安的人生规划中,教练和体育教师是他期待的职业方向。曾经,他的历任教练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使史埔安能够在排球场上取得如今的成就。“未来,我也要为排球运动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我想,我会非常享受教会别人打球的过程。”

进入大学后,史埔安曾受邀前往一些社区和学校推广气排球运动。“与排球相比,气排球的参与门槛更低,非常适合老百姓参与。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作为排球人,我理应为之出一份力。”

2024年12月6日,史埔安在邵阳参加“女排魂·中国梦”气排球湖湘行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史埔安逐一满足当地孩子们的签名愿望。供图/湖南省排球协会

从山东淄博到湖南长沙,从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到全国大学生排球赛场上的明星,史埔安的排球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奋斗,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坚持的体育精神——坚韧、拼搏、永不放弃。

来源:红网

作者:符洹雨 毛宇漩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948/74/149207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