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中国行·年味非遗丨当蚩尤拳遇上课间操:湘西苗乡打造非遗传承“功夫课堂”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陈星晓 王 淑娟 编辑:苏好 2025-02-09 14:25:29
时刻新闻
—分享—

年味非遗750x256.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雨墨 陈星晓 王淑娟 花垣报道

在2025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花垣县推出“神秘湘西过大年——金蛇献瑞·同欢新春”系列文化活动。自1月18日至2月7日,当地陆续开展民俗踏街、非遗展演等十余项特色活动,其中苗族武术、接龙舞等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成为今年春节文化盛宴中最亮眼的篇章。

湘西大地孕育的苗族武术,历经千年传承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项起源于蚩尤时期的传统技艺,不仅承载着苗族先民的生存智慧,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2006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非遗名录后,苗族武术的传承保护进入快车道。花垣县通过“非遗进校园”创新实践,将传统武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在麻栗场镇中心小学的课间操时段,千名学子整齐划一地展示着融合蚩尤拳、赶秋舞的创新操法。“我们每天都很期待大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一起打武术操、跳接龙舞,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学习了非遗。”学生麻爱婷的这番话,道出了非遗进校园带来的改变。该校通过将苗族接龙舞、武术操等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微信图片_20250209142543.jpg

花垣县麻栗场小学苗族蚩尤拳展示。摄影/符洹雨

“每个动作都蕴含着祖先的智慧,这套操既是体育教育,又是活态传承。”湖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彭剑刚介绍,作为苗族蚩尤拳第七代传人,他带领团队历时7年构建起“基础普及+精英培养”的传承体系。在芙蓉学校,三至六年级均开设蚩尤拳课程,还组建了精英班备战各项赛事。据他介绍,他和他的团队从2018年至今,将苗族蚩尤拳代带入了花垣县包括麻栗场小学在内的13所中小学,参加训练的学生超万人。

这种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正在全县铺开。麻栗场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石慧表示:“在目前将武术、接龙舞纳入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新增苗绣、竹竿舞等非遗项目,让孩子们在掌握传统技艺中树立文化自信。”这种教育理念与芙蓉学校“体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该校校长黄海明介绍,通过与非遗中心深度合作,学校构建起“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赛事培育”的立体传承网络。

目前,花垣县已创建3所国家级体育传统校、13所全国特色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矩阵。此次春节文化活动特别设置非遗体验区,由各校选拔的武术新秀将进行专场展演。县教体局负责人吴宙透露,未来将深化“文旅+教育”融合模式,计划打造蚩尤武术文化研学基地,让传统技艺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IP。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陈星晓 王 淑娟

编辑:苏好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946/91/146893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