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7日讯(记者 周雨墨)在今天下午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女子2×200米接力比赛中,来自湘西保靖的石凡君和来自湘西花垣的石蓉携手以55.16秒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赛后两个小姑娘看到大屏幕上的成绩,也悄悄呼出一口气。
今天是高脚竞速项目的首个决赛日,决赛分两组进行,根据总成绩排名。湖南湘西这对“姐妹花”在第二组出场,石蓉站在了起点,随着发令枪响,她闷头冲了出去,并在第一个弯道过后就确定了领先,随后率先完成了交接。石凡君接到高脚杆后也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面,最后50米,感受到身边对手在逐渐靠近,石凡君丝毫不敢松懈,咬紧牙关冲过了终点线。“冲线那个瞬间,感觉身体都在发麻。”石凡君赛后表示,“比赛过程中一直都很紧绷,今天真的是拼尽全力了。”
石凡君(左七)、石蓉(左八)获得了高脚竞速2×200米接力一等奖。
高脚竞速又称“高脚马”,也叫“骑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地,原本是当地群众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也可作为在海边涉水捞虾捞鱼的工具。比赛时,高脚竞速运动员需双脚踩在距离地面30厘米至35厘米的踏镫上,双手各持一杆,在标准田径场上比拼速度。
湖南队的岑雪连是国内女子高脚竞速界的高手,她说,和徒手跑步不同,高脚竞速要求运动员“同手同脚”跑,看上去很不协调。运动员稍微一不留神,就会在高速奔跑中摔倒。
不过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大多还是短跑和跳远等田径项目的高手,石凡君和石蓉也不例外,她们两人也同时都是田径项目的运动员。“我们在学校里是田径和高脚竞速都练。我们学校是湘西州民族体育学校,所以一直以来,高脚竞速也是学校的一个教学项目。”石凡君告诉记者。据了解,除高脚竞速外,湘西州民族体育学校还开设有板鞋竞速、秋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石蓉的双手上布满老茧。
虽然看运动员们在场上健步如飞,但普通人其实连“上马”都很难。石凡君和石蓉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两人的双手上布满了反复破皮的老茧和已经消退不掉的伤口。“这个茧就是‘马胶’(绑在手持杆的胶条)磨出来的。”石蓉腼腆地笑笑,这个于她而言已成习惯。“这些就是反复长泡、破皮后留下的。”石凡君说道,“其实手破了以后拿着‘高脚马’也疼,但是站上赛场就不觉得了,只想一直往前跑。”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编辑:符环宇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855/61/1449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