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讯(记者 宋沛珊)年年中秋,天上人间,共此良辰。
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饮桂花酒等民俗,中式浪漫在中秋这一天格外盈满。今年,杭州亚运会遇上中秋、国庆双节,“家”与“国”在文化上相牵,在赛场上相连。9月29日,红网体育记者在亚运村、赛场上、媒体中心,在杭州亚运会的每时每处,感受到浓浓节味。
兔儿灯在夜晚闪耀村里。
赛里过中秋 亚运村里中式浪漫拉满
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看花灯的节俗。一大早,媒体村里每间房里,楼栋管理员们悄悄放好了手作兔子灯笼,精巧细腻,配有月亮型折纸,好不浪漫。楼下,带着浓郁色彩、设计别致的兔子地标装饰引得大家拍照留影。
运动员村里,主推“唐风宋韵”汉服体验。换汉服、提灯笼、做花灯、编花篮拍照打卡,“穿越古今”体验踢毽、投壶、蹴鞠等传统体育项目,外国运动员体验中秋民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还有机会获得“妈妈的手作”纪念品。
“兔子做得太可爱了,为什么是兔子呢?”当来自巴勒斯坦的运动员MOHAMMED DWEDAR做兔子型的深澳彩灯时好奇问道。志愿者“小莲花”为她解释了为何中华民俗文化中孕育出了“捣药兔”的玉兔形象。
学习做深澳彩灯。
深澳彩灯有何特别之处?深澳村第四代灯彩传承人申屠飞东把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深澳彩灯艺术。“为了今晚互动,特意设计了小兔子的形状,把框架扎好,让运动员们、外国友人们感受到我们非遗的乐趣。”
汉服、宋韵、灯光四射把氛围感拉足,在运动员村,一组汉风小队身着漂亮的汉服,手拿莲蓬与荷花,与来往的朋友们互动,答对题目就送一支莲蓬,更是送上祝福。还有在“LOHAS Fair”市集里,各色花样十足的中秋,各个摊子前人头攒动。
主媒体中心前坪的文化表演。
看,还有皮影戏。三尺绢布后艺人指间方寸拨动,一个小人栩栩如生地在画中行,吸引太多运动员们来拍照。海宁皮影戏影偶道具制作传人徐芦燕准备了简易的皮影绘制图,为他们制作皮影手办。 细细欣赏,线条灵动,青红黑黄原色平涂出南宋意韵,显得海宁“皮人”特别生动。
市集上,大家纷纷逛街淘宝。
亚运“潮”前进 用文化体验助推美美与共
9月28日上午,40余名中外媒体记者在杭州亚组委的邀请下前往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观潮景区,大家在江边感受“潮涌”里蕴含自然之奇,更有人文之美。组委会还精心打造了4条游览路线,包括良渚文化、西湖风景名胜、京杭大运河和海宁观潮,让宾客沉浸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
来自亚组委官方通讯社记者 尼古拉斯·斯潘瑟说,“你可以听到潮水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安静了,等待着它的到来。我知道钱塘江大潮达到最高时会更壮观,但今天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巴基斯坦随行官员MASOOD ALI身着汉服,在运动员村里特别打眼。
来自巴基斯坦的随队官员MASOOD ALI身着汉服,在运动员村里特别打眼。他表示,来之前不知道,得知今天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家人团聚,他感到很开心。“看到广场上有这么多活动,我感到很开心,展出的物品非常美丽。我穿着这件衣服也非常舒服,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衣服的魅力。”
中秋还有收获之意,翻阅历史,以往在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过节是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同样,杭州亚运会奖牌榜的数字每日上涨,运动员们用艰苦、自律的一日日训练,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奋斗。奖牌也是对选手们刻苦备赛酷暑严冬、终于一朝绽放最好的鼓励,也是为冲击下一站赛场的蓄能。
此次杭州亚运会项目数量创历届亚运会之最,其中既有田径、游泳等奥运大项,也有武术、藤球、板球、克柔术等代表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特色项目,还有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的霹雳舞和电子竞技,足以彰显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韵味十足的文艺演出,乐活市集,赏月、咏月、品月的中秋雅集,还是陈列历届亚运会火炬展示、将70年精彩浓缩的展陈,都表达了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追逐与热爱,对优秀文化的欣赏与交流,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赛会里,民俗通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熠熠生辉,也增进了文化和民族认同。
媒体村里,墙上打着中秋祝福。
的确,国泰民安,家国团圆,在双节的氛围里,当皓月当空时,阖家围坐一堂,互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祝福佳句,还可以同步观赛,享受竞技体育的魅力,让亚运会给你带来美好时光。
今晚,月色溶溶,把酒遥相祝,愿汝享团圆。
杭州亚运会,由湘窖支持的红网体育,持续发回前方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宋沛珊
编辑:王淑娟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743/63/1310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