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普动起来丨警惕!超八成溺水青少年是男孩,莫做夏日“孤泳者”

来源:红网 作者:宋芳 何佳璐 编辑:秦舷 2023-07-17 09:37:07
时刻新闻
—分享—



炎炎夏日

正值暑期、汛期

湖南热得红红火火

选择玩水清凉一“夏”的人日渐增多

溺水事故高发期随之而来

导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正是溺!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

《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

因溺水造成的伤亡位居我国0-17岁年龄段首位

每年我国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

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以上

也就是说

每年约有5.6万个孩子死于溺水

从溺水人群的性别分布上看

超八成的溺水青少年为男性

从溺水事发水域类型来看

溺水多发生在

河道、水库、池塘、泳池、海域等地

其中,超六成发生在河道

溺水事件一旦发生

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溺水者的获救率仅有11.34%

溺亡率高达88.66%

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敲响防溺水警钟

这份防溺水指南请收下

↓↓↓

预防溺水牢记“六不”原则

①不私自游泳戏水

②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戏水

③儿童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戏水

④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戏水

⑤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戏水

⑥不擅自下水施救

若不幸溺水,该如何自救?

不会游泳的人如何自救?









①意外落水时,应抓住时机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

②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双手置于胸前,保持呼吸,换气时呼气浅、吸气深

③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立刻抓住,借力浮在水面上

④救援者施救时,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者

会游泳的人偶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01

身体抽筋自救法

小腿抽筋:保持膝盖伸直,腿不能弯,脚尖向身体勾起,勾五秒、放松五秒,重复一分钟

图片来源:央视网

大腿抽筋:把小腿向后勾,脚后跟贴近臀部,大腿前侧肌肉得到拉伸,坚持五秒、放松五秒,重复一分钟

图片来源:央视网

手指或脚趾抽筋:尽量握紧再放松,重复一分钟

图片来源:央视网


腹部抽筋:深吸一口气,仰躺或是趴在水面,手脚伸直、用力拉伸,坚持五秒、放松五秒,重复一分钟

图片来源:央视网





02

水草缠身自救法

①保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会使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②用仰泳的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于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③可尝试把水草踢开,或者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④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03

体力不支自救法

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上

04

身陷漩涡自救法

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应立刻平卧于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的方式快速地游过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溺水施救需谨记三个原则

↓↓↓

岸上优于下水

器具优于徒手

团队优于个人


施救安全指南如下:

01

首先要大声呼救,寻找更多人帮忙,并及时报警求助;不建议未成年人和“旱鸭子”下水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02

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如没有绳子、棍子,快速脱下衣裤或者收集更多人的衣裤,打结拼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抛向溺水者

03

尽可能收集多的矿泉水瓶、塑胶鞋子,用袋子或者衣服包扎起来,当成水浮扔向溺水者让其抓住不沉入水中,再寻找其他方法将其救上岸

04

下水救人时,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该做什么?

溺水者神智清醒:应陪伴溺水者,做好保暖工作,拨打120,及时送医

溺水者昏迷,有脉搏有呼吸:清理口鼻异物,将其稳定侧卧位,呼叫120,监测呼吸脉搏情况,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溺水者昏迷,无呼吸但有脉搏: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拨打120;做人工呼吸,将溺水者整体转动调整至仰卧位(保护颈部平直无扭曲),捏闭溺水者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气,包住溺水者嘴巴用力吹气,时间约为2秒,然后松开鼻子,让其自主呼吸,时间约为3秒,反复进行,直到溺水者恢复呼吸;如果无法使溺水者嘴巴张开,可以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溺水者无心跳无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成功或专业人员到达,急救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掌重叠其上,指指交叉,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并与溺水者胸部呈直角方向,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

温馨提示

热浪之下

不做“孤泳者”

玩水消暑请去正规场所

并时刻紧绷安全弦

一起平安一“夏”





















来源:红网

作者:宋芳 何佳璐

编辑:秦舷

本文为体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741/51/128697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