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的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强调在步行15分钟以内的生活范围,基本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今年9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上,上海发布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宣言》,目前这份文件已经获得了52个城市联合签署。
从概念的提出到宣言的发布,7年时间上海做了诸多努力。一个个艺术园区、一个个健身苑点将上海的高楼大厦、弄堂小巷逐一点缀,最终形成一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大网。
而作为社区生活圈的组成部分,上海一直在推动“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建设,让市民从居住地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有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
弄堂小巷,大有可为
从居住地步行15分钟,就能看到体育健身场地,这在诸多城市中都是颇为困难的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寸土寸金的上海了。
人多地少需求高,这是上海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城市的“金角银边”便成了“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重中之重——公园绿地、旧厂房、仓库、商场、楼宇、高架桥下……这些原本不易察觉的地区,都成了“大有可为”之地。
由保温瓶胆厂改造而成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便是典型代表。
作为上海市首家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从2019年5月开园到现在,已入驻了37户商家,拥有篮球、室内高尔夫、攀岩、潜水馆、搏击、室内马术等各色各样的运动项目,覆盖体育产业各个领域。
而在上海,除了这种老厂房改造成大型体育产业园区外,更多是散落在各个地区的运动设施。
根据上海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累计建成各类市民健身步道(绿道)、骑行道总长度1954公里,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556个、市民球场2714片、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669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01个、市民健身房186个。
2021年,又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建成市民健身步道107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743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98片。
当一个个健身苑点、一条条健身步道藏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弄堂小巷中,上海这座城市的体育氛围也在不断高涨。
市民运动需求的满足从这些数字的变化便能感受到——2020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7%,比2015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了0.59平方米;上海市民(成年人)的体质达标率为98.9%,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而这些并非终点,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提出了下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3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左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左右,市民体质达标率稳居全国前列,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名为《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是全国首个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专项计划。
共享运动,必须“一站式”服务
倡导“15分钟体育社区生活圈”,提供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只是基础,想要满足不同群体的运动需求,除了运动设施这样的“物力”,人力同样不容小觑。
早在2020年,上海首推的社区健康师项目便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通过专业人才的参与,让参与的大众能更加科学的进行运动。
今年在浦东新区揭牌的首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便是典型案例。作为上海在全国最早推出的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这里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运动康养服务。
“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运动,我很开心能拥有这么好的一个健康中心,使我们老有所依。”在此前的采访中,市民李阿姨这样感慨,很大的原因在于这里配备运动健康师。
梅梅便是“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运动健康师,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老年人的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运动计划,“通过自己制定的一些计划去改善、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让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在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不少于30家,在各区逐步示范推广,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不少于70家,2025年不少于100家。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在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23年,计划为各区、社区、园区、体育场馆、体育协会、学校、医院等培训运动健康师不少于500名。”
除此之外,静安、普陀等区还将探索“共享公共运动场”、“共享健身房”等“互联网+体育设施”管理模式,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2021年上海市还将先行试点建设职工健身驿站20个,为职工提供教练与健身技能培训等体育服务配送,满足职工多样化健身需求。
上海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技能培训、科学健身知识讲座等服务,积极倡导‘天天运动,人人健康’的观念。”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符环宇--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