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响力 | 博才金峰:在长沙校园足球路上 独行十三年

来源:红网 作者:章晓阳 编辑:符环宇--体育 2019-04-02 08:53:48
时刻新闻
—分享—

往期回顾

影响力 | 十二年十二人,湖南湘涛再启程

影响力 | 李海平:我就想当一辈子老师 教一辈子足球

内容提要

他们是长沙校园足球中的“特例”。最适合校园足球发展的究竟是一条什么路?

十几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特有的校园足球模式,用最纯粹的初心,最无私的付出,在这条路上勇敢探索前行。

????_20190401231931.jpg

博才金峰足球校队

红网时刻4月1日讯(通讯员 章晓阳)在校园足球林立的长沙,博才金峰小学,可以算是一个“另类”。在其他学校都在大力开展与青少年俱乐部合作时,博才金峰小学一直在坚持着书记主抓、党员主训,由自己学校的教师带孩子们训练和比赛的模式。

这么一支“另类而纯粹”的校园足球队伍,在区级、市级以及省内外的比赛中踢得风生水起,斩获荣誉无数。岳麓区校园足球赛 U9、U12冠军,U10亚军,红卫杯U9季军,市俱乐部赛甲B组冠军,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包揽U8、U9、U10、U11四个组别的冠军,“我爱足球”娃娃组省季军、YFL冬令营U11季军……光是近两年来拿到的奖杯,数都数不过来。

initpintu_??.jpg

博才金峰小学的足球荣誉

几年前,大学足球专业毕业的何伟、皮卫波通过自己努力,终于考取了岳麓区教师编制,成为了博才金峰小学在编教师。在学校里,像他们一样的优秀年轻教练员还有好几名,他们之前都是学校的校聘教师,通过自己努力和学校支持,考上教师编制。以多名年轻在编教师搭建成了学校足球队的教练员团队框架,他们也成了博才金峰小学校园足球的根基。

????_20190401231812.jpg

博才金峰小学的足球教练们,从左至右依次为:邓卓、皮卫波、何伟、吴栋、杨飞虎

“他们所特有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就是我们学校搞校园足球的最大优势,这也是我们能够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这种模式的底气。”谈到这一点,博才金峰小学杨高书记娓娓道来:“我们学校教练员专业扎实、敬业精神强,但最重要的还是稳定。他们都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再加上学校大力支持,最终考入了我们岳麓区教师编制。一个人员稳定的教练员团队,才能让我们学校在这么多年里,所有踢球的孩子一直有明确、统一的风格打法,队员与教练员之间有这么好的融合度和凝聚力。”

????_20190401231849.jpg

杨高书记

“我这批队员都是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带到现在。”博才金峰五年级队的教练何伟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足球教练,何伟也是体育老师,每天都跟孩子们朝夕相处,对他们成绩、性格、家庭情况、学习生活等都非常了解,跟家长也有很多的沟通,对他们的情况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很多时候,遇到问题,何教练、何老师,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思考和沟通,而不是单方面向他们灌输要怎样怎样。

????_20190401231918.jpg

何伟教练

对何伟、皮卫波这样通过努力留在学校的在编老师来说,体育老师、校园足球教练不仅仅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更是他们的一份事业和追求,对学校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强。在这样的教练影响下,学校其他校聘教练员,也同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相同的奋斗目标,尽管他们现在待遇比不上外面青训俱乐部的教练员。

这些年里,不是没有青训俱乐部找过学校谈合作,周美香校长、杨高书记也一直在思考到底哪种发展模式才最适合学校。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以学校自己来做校园足球。

“每一个教练训练的方法和理念都不一样,对球队、对学校、对孩子们的影响也都不一样。所以,对我们博才金峰小学来说,教师队伍的稳定最重要。”

所以,当你看到他们每一个年龄组的孩子们,在场上都用细腻的脚下技术,踢着熟练的配合,有意识、有套路地传接球、射门,不管什么情况,都始终坚持着这种打法,甚至表现出有点超越自身年龄的冷静时,你才能体会到稳定二字对博才金峰校园足球的特别之处。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正在带六年级队伍的皮卫波教练很直接地说:“我在学校带了这么多年队伍,总感觉我们孩子在身体条件方面跟其他足球强校比有差距,再加上最开始的时候,学校招生生源也不多,选材面也不大,像何老师他们五年级队伍,可能身材还不如人家三四年级的高大,所以我们教练员思考了很久,在我们身体条件不如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就要从脚下技术和意识方面突破,打法强调传导、打小快灵的特点。”

????_20190401231951.jpg

皮卫波教练

杨高书记还补充了一点:“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不能过于强调身体与力量训练。足球,终归还是要注重脚下技术。我们每个教练都是这样的理念,就这么一直坚持了下来。”

6年前,杨高书记调到博才金峰小学。师范毕业生出身的他,当年也是运动健将。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长跑、5000米、110米跨栏样样拿得出手,都在学校运动会上拿过名次。但是因为学校设施条件有限,唯独没有涉足过足球。来到博才金峰小学后,知人善任的周美香校长早就想好了 :“杨书记,足球这一块就由你来抓吧!”

????_20190401232000.jpg

周校长(后排左四)、杨书记(后排左五)与足球队在一起

杨高书记学生时代的一大遗憾,终于在博才金峰小学得到了弥补。孩子们平时训练、比赛,他都会参加,区内、省内外比赛,都陪着孩子们一起去。2014年岳麓区教职工足球比赛,杨高书记打进关键进球,帮助学校以不败战绩拿到了冠军。

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中间的杨高书记,一年一年下来,自己一边感触,一边总结:“陪着我们球队天南地北,踢了那么多比赛,看了那么多训练,孩子们有欢笑也有泪水,比赛结果有赢也有输,这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需的。”

“体育运动,尤其竞技项目的关键还在于多打比赛,在比赛中间能够提升水平,最关键是能锻炼孩子们的意志。不管是赢球还是输球,比赛踢多了,他们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所以即使是踢逆风球,他们也能够适应。我们自己在学校,经常会让U10跟U11对抗,U9、U8跟U10对抗,多跟比自己强的对手对抗,能最大化锻炼自己的意志。”

完全依靠自身发展校园足球,并且还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或许在整个长沙,除了博才金峰,再也找不到第二所这样的小学。可是从周校长、杨书记,到每名教练员,一直都深刻明白,任何一种模式都可能存在利弊,虽然自身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这种模式同样也有不足之处。

专业的青训俱乐部,毫无疑问在师资、理念和开放度方面具有优势,学校老师确实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为此,博才金峰小学的教练员老师也一直都带着较强的危机感。何伟教练就直言:“我们都不是职业队员出身,在很多方面跟踢过职业足球的人相比,确实还是有差距。现在搞足球的学校越来越多,比赛队伍越来越多,整体水平都在提升,竞争也越来越大。”

学校教练员们,像皮教练、何教练一有时间就组织大伙聚在一起讨论,一起看视频探讨,甚至在休息时间剪辑一些国外高水平比赛录像,不仅跟其他教练,还跟队员们一起观看,讨论。

对此,杨高书记代表了学校的想法:“我们现在想继续往上走,跟外面青训俱乐部相比,现在确实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限制。我们也在努力思考和探索。要多请进来,也要多走出去,这样才能提升教练员水平。相信将来,国家层面也会对校园足球有更多方面支持。”

博才金峰小学自2006年建校以来,就开始发展校园足球。孩子们在球场上锻炼自我,完美符合了学校“培养健康、快乐读书人”的倡导,通过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足球运动,培养“乐施善学、阳光健康”的金峰学子。坚持校园足球;倡导全员参与,足球进课堂;普及、社团、竞赛队三个层面一齐抓,是博才金峰校园足球的几大特色。

据皮卫波教练回忆,2012年,他刚来到学校时,学校踢球的孩子一共也就几十个,也没有正规场地。后来学校陆续建成了标准五人制场地、八人制场地,又加装了灯光,方便晚上训练,场地也重新翻修,设施也越来越好。现在每天放学后,至少有200名学生在参与足球社团活动。

进入山东鲁能梯队的石炎、吴金秫、钟俊豪,进入上海申鑫梯队的赵文荻,进入长春亚泰梯队的翁韻淳,还包括升入重庆辅仁中学的张兴榛等等,博才金峰足球队中的优秀队员们,一个个进入国内职业俱乐部梯队或者全国足球名校,迈上了新的台阶。

????_20190401232012.jpg

从博才金峰走出的国字号球员:入选U16国少队的山东鲁能U16梯队石炎(左)和国少队友张星亮(右)回到母校训练,并和足球队的孩子们交流,指导球技。

在这个过程里面,也离不开像左庆、周笑这样在学校足球开展的早期,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那十多年青春全部奉献在这里的功勋教练员,虽然他们现在已经离开这里,但是博才金峰校园足球现在的沉淀当中,少不了他们的汗水和智慧。

十三年的时间,博才金峰的师生一直坚持着自己所特有的模式,走着最纯粹的校园足球之路,以无尽的勇气和坚韧,在探索着一条最适合孩子们的方向。就像周美香校长、杨高书记一直放在心里面的那句话:校园足球,终究还是要回归本源。成绩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踢球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成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