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位81岁娭毑了不得 她竟然是湖南网球的开山鼻祖

来源:红网 作者:罗学尧 编辑:符环宇 2018-11-23 19:40:20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8月,谢逢森(后排中间白衣)在参加某网球活动时与现场人员合影留念。本文供图/受访者

  红网时刻11月23日讯(记者 罗学尧)“谢老师,孩子交给您了,以后就当是你儿女吧,要打要骂都由你了。”不知有多少孩子的家长对谢逢森说过这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几十年里,谢逢森收获子女无数。这是一个教练员此生所能具有的至高荣誉。

  2019年,湖南省网球队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在网球湘军的60年风风雨雨中,有这样一位好教练,大家称呼她为“湖南网球的妈妈”,更多人则叫她“谢老”,她的名字叫谢逢森。

  住在长沙市体育馆路的谢逢森,今年已经81岁了。两年前,她还因为脑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2016年6月份,我还在网球场上课,那之后就得了脑梗,动不得了。”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在球场授课的日子和场景。谢逢森的网球课一直上到她79岁,若不是迫于病情,今天她也会执拗地手执球拍站上网球场。

  “我是瘫痪过的人,现在能做做家务有多开心,你们难得体会到嘞。”她说,支撑自己重新站起来的,是体育的力量,亦是网球回馈的大礼。

  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首批网球运动员,也是省内首批网球教练员。作为湖南省网球队建队元老,长期以来,谢逢森为网球湘军培养了李云惠、李芳、陈莉、唐敏、赵志强、张帆、邹跃东等一大批优秀选手,其中李芳则是国内首位闯入四大网球公开赛的选手、国内首位闯入世界前50名的选手,也是国内第一个走出国门以打球谋生的职业选手。

  在谢逢森的“哺育”下,一批批湖南球手代表中国网球的顶尖力量走出了国门。她的弟子遍布五海四海,齐聚一堂,甚至可以坐满一列高铁车厢。她仅育有一子,却获爱无数,说是谢老,实则母亲。

  1972年:湘钢来了一位漂亮的体育老师

  1972年初夏的一天,湘钢子弟中学新来了一位女体育老师。在学生印象里,这个老师走路一跳一跳的,黝黑的脸庞。她就是谢逢森,是湘钢从浏阳大围山抽调过来的“农民”。

  学生们调皮惯了,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女老师放在眼里,可在她的课堂上,大家发现她真的有两把刷子,各种运动项目都耍得开。不久,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听说谢老师以前是湖南省网球队的教练哩!”这回让小道消息说中了,谢逢森,这个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科的优等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网球教练生涯。

  1974年:游泳池里的网球场,网球场上的“建筑工”

年轻时的谢逢森。

  谢逢森到湘钢后,上级批准她面向湘钢子弟招收学员,重建湖南省网球队。当时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网球拍坏了都要拿到武汉才能修补。但摆在谢逢森面前的最大的困扰,是训练场地的问题。

  为了给孩子们找地方训练,谢逢森几乎找遍了湘钢每一堵墙。家属宿舍围墙、食堂外墙墙壁便是这支他们起初最亲密无间的陪练。1974年,湖南省网球队终于有了第一块正式训练场地——湘潭钢厂游泳池。

  这是个出过事故后随即被关闭的老游泳池,水已经放空。谢逢森和她的网球少年们把这个游泳池清理出来,每天就在池子里练球。泳池四面环壁,球怎么打都会弹回来,孩子们省了不少力气。

  这样勉强撑了一年,谢逢森还是觉得一块标准的网球场,是泳池代替不了的。1975年,谢逢森把队友、家长都动员起来,每天晚上一起造球场。

  钢铁公司的家长们仿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电工、焊工作业不在话下,男女队员们也在上完白天的课后来帮忙拉皮尺测量,或是挑土推车。如此,三下五除二,仅用了半个月,第一个用黄土和煤渣“合成”的网球场就落成了。到了第二年,湘钢已经有了第二块标准网球场。

  就从这两块自制球场上,走出了李云惠、李芳、陈莉、唐敏、赵志强、张帆、邹跃东等等一批“谢家军”优秀球手。

  1978年:一个女人的选择

谢逢森(左)在进行网球指导。

  1978年仲夏,湘钢职工医院产房空气仿佛凝固。41岁的谢逢森怀胎十月,终于临产了。

  难产的谢逢森上产床已经折腾了整整一天。走廊里,几个网球队的姑娘泪眼婆娑,丈夫巫忆临则焦急地踱来踱去。“这么大年纪才生孩子,真是自讨苦吃,要不还是剖腹产吧。”一个从产房里出来的护士找到巫忆临,有些埋怨有些训斥地说。

  “是啊,自讨苦吃!”巫忆临何尝不清楚,四十一岁早已不是适合生育的年龄,况且这还是头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她满心都扑在网球场上,所有个人的事情都摆在第二位。也正是这样,巫忆临的谢逢森注定了不可能成为那个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网球场上,总有一个声音在召唤她。

  于是,才有了后来谢逢森抱着襁褓里的孩子带训的故事。她把给孩子唱摇篮曲的时间,换来盯队员、练体能、抓动作。为了备战大赛,她只得把孩子哄睡后单独放在寝室,为此还被护工呵斥说是个狠心妈妈。“后来想想都觉得有些后怕,你说孩子要是被人偷走了都完全不知信。”谢逢森后来回忆说。

  有什么办法呢?在她的世界里,网球大于天。

  1965年-2018年:因为有他

谢逢森与丈夫巫忆临的合影。

  1962年,巫忆临满怀期待地从黑龙江南下湖南,他与谢逢森说好今年要结婚。恰逢湖南省网球队恢复,推迟。1964年,巫忆临再次离开黑龙江,到了湖南,恰值备战第二届全运会,婚礼又推迟。1965年,他30岁,她28岁,巫忆临与谢逢森终于完婚了。

  为了帮助湖南网球赶超全国水平,他们决定暂时不要孩子。谢逢森在外“打拼”的日子,丈夫巫忆临把持着家务。看着她打下的江山,他在背后窃窃地笑。

  巫忆临来到湖南后,在湘钢做会计。一直到今天,谢逢森的照片和材料,他都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做了归类。任何一张照片、任何一张资料,巫忆临都能在十分钟内找出来,使用完毕后又小心翼翼地物归原位。“我啊,做了她一辈子的秘书。”他笑着看着谢逢森,像年轻时那样。

  几十年了,谢逢森为湖南网球常年在外奔波,她对他绝不是“那”种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但婚后,两人却从未吵架,一直恩爱到今天。

  2017年,巫忆临曾一度病情加重,恰逢谢逢森受邀去武汉指导比赛,火急火燎的她赶忙乘坐高铁赶回长沙,“我再也不去外面跑了,以后都好好陪你。”

  写在最后

谢逢森与朋友们在南京中山陵合影。

  湖南省网球队自1959年成立来,几经撤队、重建,在当时,这项运动曾几番被扣上不良帽子。谢逢森四处奔走,几次写信,甚至不惜找到体委领导哭诉,为的就是脱掉这顶帽子,展示出网球运动最“体育”的头顶。

  在与网球打交道的几十年时间里,谢逢森带出了不少高徒,但她最宝贝的却是一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墨绿色航空牌球拍。它不那么大,也并不那么结实,可在谢逢森和她的学生们心中,这支球拍是一颗滚烫的心脏,饱含着对网球、对体育最初的挚爱与念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体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