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综述|告别与启航:全运烽火暂熄,湖南“火种”正燃
2025-11-21 20:56:05 字号:

综述|告别与启航:全运烽火暂熄,湖南“火种”正燃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1日深圳讯(记者 周雨墨 陈杰)随着圣火缓缓熄灭,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式落下帷幕。湖南体育代表团以10金18银12铜的成绩结束了此次征程。然而,奖牌榜的数字远非全部——当54岁的刘英姿第八次站上全运赛场,当侯志慧达成举重全运会“三连冠”,这些用青春和时光刻写的印记,比任何奖牌都更深刻地诠释着体育的真谛。

那些泪洒赛场的不舍、振臂高呼的欢庆,连同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坚守与从零突破的勇气,共同勾勒出体育湘军最真实的模样。

微信图片_20251119154030_5507_3552.jpg

刘英姿在女子飞碟多向资格赛中。摄影 陈杰

八届全运,一杆枪的坚守

11月20日,广州飞碟训练中心。54岁的刘英姿与搭档郭雨浩以44中的成绩,为湖南代表团再夺金牌。从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起步,跨越四分之一世纪,她站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已超越了金牌的意义。八届全运,是她从新秀走向传奇的旅程。

面对赛场上越来越多的“00后”年轻选手,她笑容坦然:“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老天总会眷顾我吧?”这是她的第三块全运会金牌。从2001年首次闯入金牌赛,到2009年圆梦,再到十四运、十五运接连摘金,刘英姿的八届全运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写满奋斗。“年龄、身体状况、工作安排……训练不如以往系统。”她坦言这一届格外不易。

更令人动容的是传承的延续。刘英姿的女儿王子嫣也参加了本次全运会。在女子飞碟多向资格赛中,母女同场竞技,成为湖南射击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微信图片_20251110200924_1147_4532.jpg

“十五运”的夺冠,让侯志慧实现了全运赛场三连冠。

湘军力量 厚土新生

举重赛场,湖南中联重科举重队依然展现出雄厚实力,收获3金2银2铜。在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第三次参加全运会的侯志慧成功卫冕。三届全运,见证了她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完整轨迹。

女子59公斤级决赛中,新科奥运冠军罗诗芳同样实现卫冕。从首战全运仅两次试举成功,到本届五举五成,经历奥运周期的淬炼,她已愈发成熟稳重。

13.jpg

罗诗芳在比赛中5次试举5次成功。

男子55公斤级决赛中,邹伟斌以272公斤的总成绩夺魁。在广东选手挺举反超的关键时刻,他也展现出对于比赛的卓越掌控力。

男子109公斤级决赛中,石禅龙以抓举165公斤、挺举209公斤、总成绩374公斤斩获银牌,将自己上一届的铜牌成色进一步提升。这枚银牌背后,是一段艰难的复出之路。“从上一届的铜牌到这一次的银牌,我觉得很艰苦,”石禅龙在赛后采访中透露,“上一届结束以后我就受伤,一直受伤,将近三年没练,我是今年才开始拼命的。”

同样动人的还有奥运冠军谌利军。这位四届全运老将因伤退赛,遗憾告别。这种不完美,恰恰展现了体育的真实一面——坚持未必总能如愿,但不坚持一定无缘辉煌。

微信图片_20251111150123_83_3671.jpg

第四次参加全运会的伊绪帝(左)和第五次参加全运会的张亮(右)在比赛中。

老将之光 不熄之火

而赛场上最动人的风景,不仅来自金牌的闪光,更来自那些跨越年龄与伤病的坚守,老将们用执着与汗水,展现出“体育湘军精神”的厚度。

五征全运的赛艇老将张亮,在男子双人双桨项目中再度夺银。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到如今队中的“精神领袖”,五届全运的漫长征程,见证了他对水上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初心不改。

36岁的柔道名将伍阳英,同样第五次站上全运舞台。在女子52公斤级比赛中,她面对比自己小12岁的对手,没有丝毫退缩,一路战斗至最后时刻,收获一枚沉甸甸的银牌。30岁的刘莉萍也收获一枚铜牌。

庞倩玉(左)在决赛中。

而在摔跤赛场上,两位奥运选手庞倩玉与周倩,也同样以四届全运的坚守,续写着各自的传奇。对她们而言,“四”不只是参赛的次数,更是一段从追随者到引领者、从积累到沉淀的完整历程。

还有三战全运集齐金银铜牌的奥运冠军贾一凡;在混采区忍不住多次流泪的湖南女子水球队队长熊敦瀚……

他们的坚持,从来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地自我超越。每一届赛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每一个四年,都需要重新出发。他们选择用热爱与之抗衡,用信念支撑前行。

“老将能够坚持到最后,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湖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连标也重点提到,“他们都是我们的楷模。”

微信图片_20251117171323_5003_4532.jpg

湖南运动员孙景宣获得男子个人反曲弓项目银牌,这是湖南射箭运动首次在全运会赛场上收获奖牌。图源:新华社

银牌:是种子,不是终点

“这一届应该是我们历届全运会获得银牌数量最多的一次。”张连标介绍。18枚银牌的背后,是湖南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上触手可及的突破。

射箭场上,19岁的孙景宣一人撑起湖南射箭的旗帜。从排名赛第55位起步,他一路逆袭,最终夺得男子反曲弓个人银牌,实现了湖南射箭在全运史上“从无到有”的突破。游泳池中,黄志伟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预赛仅列第八的情况下,决赛稳扎稳打,最终逆转夺银。

张博恒领衔的湖南体操男队共收获1金5银,成为湖南代表团的又一夺牌大户。他5天7赛22个成套动作,完美诠释了拼搏精神。

羽毛球混双组合周志宏/魏雅欣作为8号种子,展现出非凡爆发力。还有女子三级跳远的19岁小将李艺、男子跳远的张溟鲲、男子古典式摔跤的江文豪,每一枚银牌,都不是“遗憾的第二名”,而是未来的种子。

11月4日,湖南队选手屈芷欣在3米跳板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在跳水赛场,屈芷欣的铜牌让湖南跳水时隔三十多年重返全运领奖台;在散打赛场,王振宇为湖南夺得了该项目的首枚全运奖牌。这两枚铜牌,为湖南重新点燃了希望。

更让人感到欣喜的还有湖南乒乓球女团和湖南U18女足首次打入全运会八强;湖南男排时隔半个世纪重返全运会;湖南男足时隔四十六年再次闯入全运会正赛……

这些“零的突破”与稳步提升,正是湖南体育拓展版图的最坚实足迹。老将的坚守为年轻选手点亮前路,而新秀的突破为湖南体育注入源源活力。张连标表示:“00后这些运动员拼劲足,敢闯敢拼。虽然缺少大赛磨炼,但我相信他们在2029年的全运会上一定能担当重任。”

湖南男子排球时隔半个世纪重返全运会决赛圈。

笃行致远 笨鸟先飞

面对成绩,湖南体育代表团毫不避讳存在的问题。“我们回去以后要认真总结,把不足找出来,”张连标表示,“我们早动员、早启动。”

“我们的竞争面太窄,很多项目上都不能够满员参赛。”他明确指出,“三大球”与“三个基础大项”(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将成为下一周期重点拓展的方向。“我们要把这三大球和三个基础大项做大做全。”张连标强调。

接下来,湖南将重新组织队伍,科学规划场馆布局,加快推进队伍组建工作。“我们回去后将第一时间安排十四市州的场馆调研,队伍组建也将尽早启动。正因这次成绩不尽理想,我们更要笨鸟先飞,先把自己做好。”

当圣火熄灭,老将的身影在暮色中渐行渐远。“所有坚守,终将美好;所有传承,必有回响”。四年后,三湘大地将迎来第十六届全运会。那时的湘军,必将带着更宽广的竞技面、更成熟的阵容,在家乡父老面前,交出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陈杰

编辑:石凌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