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教师风采|张尚文:从公务员到棒垒球“播种者”
2025-09-25 06:54:59 字号:

教师风采|张尚文:从公务员到棒垒球“播种者”

清晨,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的操场上,击球棒的脆响与跑垒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带领学生训练的教练张尚文目光锐利,动作干练。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棒垒球氛围浓厚的场地,在2020年前几乎“绝迹”?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带领队伍多次问鼎湖南省冠军、培养出国家青年集训队教练的金牌教头,曾是一名手握“铁饭碗”的公务员。

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怀揣教育理想的他,为何选择转身,毅然投身于一项在校园里几乎“归零”的运动?答案,就藏在那一颗小小的棒球和垒球里,藏在他“重建历史、深耕育人”的执着追求中。

从“铁饭碗”到“冷讲台”

张尚文的人生轨迹,与体育教育看似平行。在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后,他最初踏入了公务员行列。

然而,北师大深厚的教育底蕴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悄然发芽。“我始终觉得,讲台才是我实现价值的地方。”张尚文坦言,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纯粹向往,最终促使他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公务员身份,投身大学体育教学。

彼时,他面对的体育课程表上,棒垒球项目已沉寂多年,尽管这所学校曾拥有辉煌的棒垒球历史——湖南省女子垒球队曾在此扎根。历史的荣光与现实的空白,形成强烈反差,也点燃了他的热情与责任感。

白手起家,7人社团点燃复兴薪火

初到学校,没有现成的队伍,没有系统的课程。张尚文没有等待,他决定从零开始,自发组建棒垒球社团。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招新,只有7个同学报名。”回忆起步的艰辛,他记忆犹新。场地、器材、认知度,处处是难关。但他利用校友资源,引进长沙市棒垒球运动协会,借助企业资源,免费获赠了一批二手棒垒球训练器材,同时协会也免费派出教练员协助他管理社团。他将社团视作最重要的育人平台,精心设计每一次训练和活动。技术教学之外,他更注重在训练和比赛中融入团队协作、坚韧不拔、尊重规则、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调为集体荣誉而战的责任感。这份用心,如同磁石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社团从最初的7人,逐渐发展壮大为拥有超过100名会员的校园明星社团,棒垒球的活力重新在这片曾属于它的土地上绽放。

竞技场上见真章,就业路上显成效

张尚文的育人理念,绝非纸上谈兵。他将社团作为实践基地,以赛促练,以练育人。

在他科学、严格的训练和富有感染力的指导下,校棒垒球队迅速崛起,成为湖南省高校中的劲旅。队伍多次夺得湖南省大学生棒垒球锦标赛冠军,站上最高领奖台的瞬间,是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的硕果,更是对“重建历史”最有力的证明。这些奖杯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苦练,是团队精神的极致体现。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育人的深度与广度。他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精湛的球技,更在精神品格和综合能力上得到锤炼。傅厚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棒垒球社团走出的他,如今已成长为国家五人制棒球青年队教练员,将教师的薪火传递到更高的舞台。这不仅是个人成就的巅峰,更是张尚文育人模式成功的最佳注脚。

张尚文的育人视野并未止步于赛场。他深刻理解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就业的积极作用。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的领导力、沟通能力、执行力、抗压能力和团队精神,成为学生步入社会时的宝贵财富。许多社团成员反馈,这段经历让他们在求职面试和职场发展中脱颖而出。他成功地将棒垒球社团打造成了一个锻炼品格、提升能力,甚至拓宽就业渠道的优质平台。

棒球即人生,育人即初心

“棒垒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浓缩了人生的哲理。每一次挥棒是选择,每一次跑垒是坚持,每一次防守是责任,每一次得分是团队协作的胜利。”张尚文这样阐释他的教育哲学,“看到学生们在球场上学会拼搏、学会合作、学会担当,最终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甚至像厚骏那样为国家效力,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也是我放弃‘铁饭碗’追寻教育梦的价值所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体育教育的意义远超强身健体,它是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夕阳的余晖洒在训练场上,张尚文仍在耐心地指导着新一批社员。那颗在空中划出弧线的棒球,仿佛连接着这所学校中断的棒垒球历史与生机勃勃的现在。从公务员到育人园丁,从7人社团到冠军摇篮,从普通学生到国字号教练,张尚文用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一根坚实的球棒,不仅唤醒并续写了校园棒垒球的荣光,更在方寸球场之间,为无数学子击出了一条通往全面发展、实现价值的“本垒打”之路。他的故事,是关于热爱、选择与坚守的故事,更是体育育人力量在当代大学校园的生动写照。

来源: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编辑:符环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