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团队与参加暑期培训的小朋友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8月23日讯(记者 周雨墨 通讯员 杨凯)8月19日至22日,由体育教育、康复保健、法律宣传等多专业学生组成的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前往张家界市桑植县罗峪村,开展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根据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需求在罗峪村村部篮球场组织开展幼儿舞蹈、篮球、羽毛球、跳绳等多项体育活动。40余名小朋友踊跃参与,他们在舞蹈课上尽情跳跃,在球场上奔跑投篮。傍晚时分,结束一天劳作的村民也都汇聚村部,随着音乐共同舞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志愿者在罗峪村村部篮球场组织开展羽毛球教学活动。
“已经40多年没打乒乓球了!”张爷爷感慨地说。以往村里缺乏体育设施,志愿者们带来的器材让他重拾往日热情。音乐声、拍球声与村民的谈笑声交织,村部篮球场成为每晚最受欢迎的聚集地。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村民体魄,更成为增强邻里情感、提升幸福感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活动期间,村卫生室天天人头攒动。志愿者们耐心询问村民身体状况,运用专业手法进行调理,并普及日常保健知识。“这些孩子手法真不错!”刚接受完推拿的刘大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场“健康及时雨”精准对接村民需求,赢得广泛好评。
志愿团队合影。
志愿服务团还开展“国家资助政策进乡村”活动。志愿者们面对面为村民解读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具体内容与申请流程,缓解经济困难家庭对子女上学问题的忧虑。“这么多好政策,孩子们讲得清楚明白,我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孩子刚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家长欣喜地说道。志愿者们以专业讲解打通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让国家资助政策真正惠及所需家庭。
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团同步开展“‘典’入人心 ‘法’护乡村”普法活动。志愿者们设计图文并茂的民法典长廊,通过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结合典型案例,为村民讲解遗产继承、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大家依法办事、维权,夯实乡村振兴的法治根基。
志愿服务团不仅将体育专业知识与健康服务带进乡村,还通过政策宣讲与普法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能量,展现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学子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社会的热忱。
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看到村民们从腼腆到开放、从疑惑到明朗的笑容,一切辛苦都值得。”
来源:红网
作者:周雨墨 杨凯
编辑:施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ports.rednet.cn/content/646942/67/15222575.html